专题专栏

廉政文化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专题专栏 > 廉政文化 > 正文

颜氏“三十六字官箴”

发布时间 : 2014-10-14    点击量:

颜希深(1729-1780),字若愚,号静山,广东河源连平县人。河源连平县有家“颜氏廉政文化展示馆”,展出了颜希深祖孙三代以“三十六字官箴”为座右铭、清廉为民、勤政为民的一生,其官德就是“三十六字官箴”。

三十六字官箴”随身带

人间三百六十行,行行讲道德。习武讲武德,作文讲文德,经商讲商德,然而最为重要、做起来最为艰难的却是当官的官德。官德不是虚无飘渺、深奥莫测的玄机,而是实实在在的行为准则。在清代,广东连平县出了罕见的祖孙三代高官,那就是任湖南巡抚、云南巡抚的颜希深、任直隶总督的颜检与任闽浙总督的颜伯涛,三代任高官长达100多年,形成“一门三世四督抚、五部十省八花翎”的显赫地位,上受朝廷的信任,下受百姓的爱戴。他们的官德就是“三十六字官箴”,无论调到何处为官,总把官箴拓片带在身边,刻在衙门的石碑上,时时对照,天天勉励,落在实处,不是哗众取宠的做秀,真有一番表里如一、言行一致的味道。

颜希深(1729-1780),字若愚,号静山,贡生出身。贡生是经县、府、省推选并到“国子监”深造的学生。他在国子监培训合格,毕业后任太原府同知,在为乾隆皇帝上五台山办理行营事务露出头角,因不扰民受到赏识。乾隆十八年(1753),颜希深24岁,出任山东泰安府知府,第二年,他主持创建了泰安试院。试院建成前,泰安府所辖的泰安、新泰、莱芜、肥城、东平、东阿、平阴共七县的士子考试,都要长途跋涉,前往省城济南,省城一下子就云集了全省考生几万人。泰安试院建成后,七县士子可在泰安府举行。这是颜希深为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一件大好事。在泰安期间,他还积极创办书院,让更多的泰安子弟能够读书。

在泰安时,颜希深偶然在府衙的墙壁上,看到前泰安知州顾景祥于明孝宗弘治十四年(1501)刻下的一块“官箴碑”,碑上刻着:

“吏不畏吾严,而畏吾廉;民不服吾能,而服吾公。公则民不敢慢,廉则吏不敢欺。公生明,廉生威。”

读罢碑文,颜希深觉得此箴“言约意深”,感受良多,实为居官之要领与道德准则。乾隆二十三年(1758),他依照原碑文重新勒石镌刻并题跋,立碑于署内西厢房,当作为官的座右铭。以后颜希深调离泰安,就将“官箴”的拓片带在身边,以“官箴”约束自己。

赈灾第一接驾第二

“三十六字官箴”的发现者是颜希深,他又是官箴的忠实践行者。有关他勤政爱民的事迹很多,最为感人并受后世称道的是他以人为本,把下乡赈灾救民放在一位,把接乾隆大驾放在第二位,差一点以“怠慢圣驾”之罪被削职治罪。当时他任济宁知府。

那是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,乾隆皇帝沿京杭大运河南下,第五次巡视江南,巡视山东的第一站是济宁。自古以来,皇帝南巡是朝中第一件大事,皇帝走到哪里,朝廷的核心权力就到了那里。对地方官员来说,皇帝巡视又是莫大的荣光与恩宠,能向皇帝汇报工作,展示各方面治理成果,得到皇帝的褒奖,是毕生难逢的良机。如能结识皇帝,给皇帝留下深刻的好印象,如同攀上了永不枯萎的大树;如果受到皇帝欣赏,引起龙心大悦,破格提拔,又是奋斗几十年难以实现的美事。康熙第三次下江南时,来到苏州市的吴江县,见到风光秀丽,百姓安居乐业,心存好感,就问:“吴江县知县是谁?”知县名叫郭锈,是位20岁出头的年轻官员。康熙就接见了他,见他对答如流,龙心大悦,当场将他从七品县令提为都察院左都御史,官阶一天连升六级。别的官员苦苦钻营20年都没有达到的高位,郭锈竟在一天之间就达到了。因此,地方官员接驾并陪同皇帝巡视是头等大事,如接驾与赈灾在时间上相冲突时,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接驾,不能错失面见皇帝的机会。

清乾隆二十六年(1761),乾隆前往江南巡视,各种船只达一千多艘,前后长达十公里,随员多达2500人,浩浩荡荡,一路南下,沿途州府隆重接待,运河两岸种上鲜花异草,打扮得风风光光,呈现一片国泰民安的景象。皇帝上岸的码头,搭起彩棚,铺上地毯,主要官员穿上最为鲜美的朝服,跪拜迎接。皇帝上岸,官员前呼后拥,汇报政绩,如受到几句夸奖勉励,如同听到雷音佛语,晋升就在眼前。

清朝中期,济宁是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,贯通南北的交通要道,乾隆的船队到了济宁,只见码头上并不热闹,御道上没有多少气氛。山东巡抚前来迎接,独不见济宁知府颜希深。知府颜希深不敢藐视皇上,只因运河发大水,淹了不少村庄,他正在乡下救灾,来不及赶回来接驾。和大怒,命山东巡抚把颜希深及他的母亲找来接驾。

颜希深的母亲何氏就住在济宁府,很快就到了,见了乾隆皇帝及皇太后并不惊慌。皇太后问:“你的儿子不来接驾,到哪里去了?”何氏说:“颜希深早就接到下扎,做好了准备接驾,并不敢离开济宁。谁知前两天,河道出险,大水淹了村庄,灾民流离失所,无依无靠。由于情况紧急,他率济宁文武官员,堵塞运河缺口,保城池与仓库不失。他回到家中,准备接驾,无奈灾民成群结队,来到济宁府衙,惨苦万状,要求开仓赈灾,得以活命。我见儿子,左右为难,焦躁万分,一边是天子巡抚济宁,一面是灾民嗷嗷待哺,实在没有两全之策。天子以民为本,我就叫儿子开仓赈灾。”

一席话说得皇太后连连点头,她说:“你倒有一片慈悲心肠。国无民,哪有君。你儿有爱民之心,情有可原,应赦免耽误接驾供差之罪,还应嘉奖。那么,他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回来呢?”

过了不久,颜希深匆匆忙忙地赶到了,只见他从头到脚都是泥水,面色疲惫,官容不整,见了皇帝就叩头谢罪,说:“皇上巡视济宁的下扎早就收到,也做了准备,不巧的运河决口,面对成千上万的灾民,就开仓赈灾。受灾之人饥肠辘辘,唯恐落人之后,你争我夺的场面很多,为臣不敢不亲自监督,不敢离开职守,维持正常秩序,不准奸滑之徒乘机混水摸鱼,以致误了接驾供差的大事。”一席话又说得乾隆重与皇太后连连点头。这时的乾隆还不糊涂,到济宁府衙视察,见府中都是布衣粗粮,认定颜希深“清操自励”,“他时可大用”。果然在第二年(1762年),颜希深从济宁知府提升为四川按察使。当年,颜希深入朝谢恩,乾隆知道他有一个60多岁的老母,如随儿子过“难于上青天”的蜀道,实在困难,于是将他调到离广东连平最近的江西任按察使。

在接驾与赈灾无法同时兼顾时,颜希深选择了赈灾,而不是接驾,在很多官员眼中,是不懂官场秘诀、不会来事的迂腐汉,但在百姓眼中,他是把百姓看得比皇帝还要重要的好官。以后颜希深官运亨通,在清乾隆三十二年(1767),升任江西布政使,乾隆四十二年(1777),擢升为湖南巡抚,不久,回京任专职兵部侍郎;乾隆四十五年(1780),出任贵州巡抚,后又调任云南巡抚;同年七月,因积劳成疾卒于任上,终年51岁。

颜希深之子颜检:继承先父家训居官公慎

颜希深倡导的“三十六字官箴”作为家训传给了儿子颜检,颜检对这道官箴甚为敬畏,像父亲一样,调任一地,就将官箴拓片带在身边,作为座右铭鞭策自己。颜检的官阶比他父亲更高,官至直隶总督,直隶总督是清代正一品的九个总督之一,又居九大总督之首;他任职时间更长,前后达48年,年近70时还任漕运总督。

清嘉庆十九年(1814),颜检从京师调任山东盐运使,这时的泰安知府是汪汝弼,寄给颜检数十本府内“三十六字官箴”石刻拓本。颜检收到后再三拜读,认识到父亲为官30年,忠诚体国,造福于民,以廉洁约束属下,至今还受到百姓的怀念与敬佩,官德就是“三十六字官箴”。他立志继承先父的家训,小心谨慎地工作,以公正与廉洁要求自己,一心一意做个清廉之官。

颜检一生大起大落,当过极品的直隶总督,当过三品浙江巡抚与福建巡抚,也当过只有五品的北京仓场侍郎,可谓能上能下,任劳任怨。他一生中有两件利在百姓的实事最受称道,一是他当福建巡抚时,就上奏道光皇帝,要求停止进贡鲜荔枝与素心兰,因为福建离京师远达四千里,以“六百里加急”的快马,翻山越水,驿站接力,直送宫廷,送的又是荔枝与兰花,实在是劳民伤财,一大苛政。清道光皇帝批准了颜检的奏书,下诏永远停贡鲜荔与素心兰,并表扬了颜检的忠直。另一件事是在清道光二年(1822年),66岁的颜检再度出任直隶总督,在颜检上任前,直隶布政使屠之申上书说:“直隶差务殷繁,议请每地一亩摊征差银一分,以均徭役。”也就是农民每亩地再加一分银的额外税收,当时直隶管河北山东两省,农民耕地有一亿多亩,每亩加一分税收,直隶一年可多得100万两的收入。道光皇帝批示等颜检上任后再研究。颜检到任后,认为此事不可行,不能再增加老百姓负担,道光认为颜检“所论极是”,由此为直隶百姓避免了新的摊派。

颜检为官48年,《清史稿》说他“居官公慎,清洁立身”,缺乏“刚方御下”的气魄。总体说来,他是一个勤勤恳恳、任劳任怨、能上能下、廉洁自律、办了不少实事的老实厚道官员。

颜希深之孙颜伯焘:怀抱忠愤而无克敌之具

颜检之子颜伯涛也是一位高官,最高官阶是云贵总督与闽浙总督。他于清嘉庆十九年(1814)中了二甲进士,授翰林院编修,到浙江省亲,当时他父亲颜检任浙江巡抚。颜检拿出祖父颜希深任泰安知府时所刻官箴拓本,说:“你现在已进入前程无法预料的官场,应该研究做人做事的原则,这是先前正派官员留下来的格言,实际上也可以说是我们家祖上传下来的教诲。你如今去做地方官了,管理部下、调解民事全都是你的责任,要时常以这段箴词勉励自己,不可松懈。”颜伯焘郑重接过“官箴”拓本以及书颜希深的两篇跋文,细读后将拓本珍藏起来并带一任上。

颜伯焘后任陕西按察使、甘肃布政使、直隶布政使、陕西巡抚、云南巡抚、云贵总督,一生中也做了不少实事,所到之处都留下了好名声,但他遇上了前所未有的强敌,就是英国,遇上最为棘手的难题,就是鸦片。在禁烟问题上,他的见解与林则徐、邓廷桢一致,是坚决的禁烟派。在海防问题上,他是坚决的主战派。他没有举手投降,与英军交战多次,战斗也很激烈。但清军落后的土炮不是英军开花大炮的对手,征用的渔船无法与英军的铁甲舰相抗衡,颜伯涛的军队很快败下阵来。厦门失守后他退据同安,接着败退漳州,最后一直逃到广东。

道光皇帝责备颜伯焘“不能预防仓促失事”,下诏降为三品顶戴留用。颜伯焘被革职回广东连平县老家闲居了12年,直到咸丰三年(1853),清咸丰皇帝宣召颜伯焘以四品京官入京,准备重新起用,但因当时太平军直逼京津,道路阻塞,不能到达京师,颜伯焘改任姑苏(苏州)江南事务帮办,不久病逝,终年66岁。《清史稿》说“颜伯焘怀抱忠愤,而无克敌致果之具。”这是对他相当精准的评价。